每日财报网 > 中介机构 > 新氧2024年净亏5.87亿!子公司商誉减值吞噬利润,押注线下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新氧2024年净亏5.87亿!子公司商誉减值吞噬利润,押注线下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2025年04月08日阅读数量59922

近日,医美服务在线平台新氧(Nasdaq:SY)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14.67亿(约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净亏损5.8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亏损5.9亿元。

新氧解释称,其净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对旗下子公司武汉奇致计提的一次性商誉减值费用5.4亿元,以及公司对自营美容中心网络的持续投资。以医美社区平台起家的新氧近年面临线上流量见顶、用户增长瓶颈的压力,致使公司核心收入承压。2021年公司斥巨资收购武汉奇致84.49%的股份,切入医美器械领域,2024年11月,公司还官宣推出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布局线下直营店业务。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Q4,新氧轻医美连锁业务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性,但核心收入下滑的趋势未得到遏制,且医疗设备订单量也呈下降态势,公司业务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新氧2024年净亏5.87亿!子公司商誉减值吞噬利润,押注线下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要子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新氧2024年净亏5.87亿!子公司商誉减值吞噬利润,押注线下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2012年收购武汉奇致前,新氧的收入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信息服务与其他以及预定服务。信息服务与其他的商业模式为广告收入为主的B端收费模式,即通过平台内容(如用户日记、专业资讯)吸引C端用户,形成流量池后向医美机构、品牌商等B端客户收费,本质是“广告+内容营销”。预定服务则是抽佣模式,用户通过新氧平台预订医美服务或购买产品,新氧按交易额约10%收取佣金。

上述模式的核心在于流量得到获取,但在近年流量成本持续攀升之下,公司获取流量的费用也在不断增长。根据36氪的统计,2019年至2021年,新氧的MAU从2019年的290万上升至2021年的850万,营销和用户获取活动费用也从3.47亿元上涨至5.7亿元。到了2022年,新氧主动削减营销支出,结果该年平均移动MAU迅速从上年的850万降至390万。到2024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更是降至140万,同比下滑幅度高达54.84%。

C端流量的下滑直接影响到了B端付费客户的数量。证券之星发现,2023年新氧“信息服务与其他”收入实现22.18%的同比增长,达到10.63亿元,看似有所好转,但在2023年第四季度,订购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仅为1289家,而2022年同期为1489家。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订购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进一步降至1322家,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397家,减少了75家。

面对线上平台流量增势见顶,新氧开始由医美服务平台逐渐向产业链转型。2021年,新氧斥资7.91亿元收购武汉奇致84.49%的股份,切入医疗器械领域。武汉奇致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被誉为“光子嫩肤第一股”。前述收购本应与新氧线上平台形成互补,实现协同发展,但现实却不尽人意。

证券之星了解到,武汉奇致曾于2023年闯关北交所,历经两轮问询后于上会前主动撤回IPO。值得注意,在主动终止IPO后不久,公司多位管理层提出离职,包括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国红、董事张力明、董事王诗宇等人,其中彭国红是武汉奇致的创始人,也是国内提出“光子嫩肤”概念的第一人。

从业绩端看,武汉奇致2024年收入同比微增0.3%,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大减38.81%,其中公司合同负债同比上年下滑15.72%、核心产品光治疗设备收入同比下滑8.51%。公司曾提及,目前激光医疗器械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外知名激光医疗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了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加剧市场竞争。

2024年,新氧医疗产品和维护服务的销售营业收入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0.33%,但在2024年第四季度,该业务收入为8620万元,同比下降15.2%,主要原因是医疗设备订单量减少。此外受新氧在2024年计提武汉奇致5.4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巨额亏损。

门店扩张“烧钱”加速

新氧财报显示,公司连锁业务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206.14%,其中在2024年Q4,公司连锁业务收入达到8130万元,同比增长701.6%,主要得益于医美中心业务的扩张。

证券之星了解到,2024年11月,新氧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新氧正逐渐从轻资产转向重资产模式转型,不过在收入增长背后,其业务模式短期内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成本端看,由于公司美连锁业务的扩张,导致新氧2024年营收成本为5.67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在2024年Q4,新氧在国内9个城市开设了19家门店,同期公司营收成本为1.531亿元,同比增长11.2%。公司还计划今年将开设超过50家门店,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门店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就能降低品牌营销成本、制造成本等,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不过由于开设新门店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在核心业务收入下滑、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下,持续为线下门店投入资金,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紧张。

此外,新氧认为,其“新氧青春诊所”的连锁模式在国内市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最大差异化在于从客户接待、医疗程序协议到产品选择标准,运营的各个方面都是标准化流程。并且新氧已开放加盟,新氧会对加盟店进行全托管。金星表示,通过加盟,可以让新氧实现轻资产大量扩张。

然而,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流程存在天然冲突,过度标准化可能降低服务灵活性。同时在加盟模式下,品牌管控力面临考验,若加盟店操作不规范,可能反噬品牌声誉。证券之星在某投诉平台发现,已有不止一位消费者在新氧线下门店消费,但治疗效果未获得消费者满意。

总体而言,新氧青春诊所尝试通过标准化和供应链整合解决行业问题,但其转型成效取决于管理、成本控制及品牌信任重建。当前亏损体现了传统平台模式局限与新业务培育的艰难,未来新氧需平衡规模扩张、服务质量与盈利模式。(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Tags:

相关文章

本站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