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网 > 保险理财 > 【专访】车车科技CFO姬文婷:新能源车险业务实现三位数增长,AI赋能保险产业升级

【专访】车车科技CFO姬文婷:新能源车险业务实现三位数增长,AI赋能保险产业升级

2025年04月25日阅读数量71164

(原标题:【专访】车车科技CFO姬文婷:新能源车险业务实现三位数增长,AI赋能保险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传统车险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300万辆,渗透率达40.9%,保有量超过3100万辆。随着智能座舱、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深度融合,车辆在感知、决策和交互方面的能力快速提升,这也催生了更为复杂的风险特征。

面向这一新生态,车险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与挑战。从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从不足30亿元迅速扩张至2024年逾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新能源车险在车险总保费中的占比也由2015年的不足1%上升至2024年的13%。行业预测显示,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接近50%。新能源车险已经成为拉动整个车险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速增长的背后,也衍生出“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三大难题: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营运车辆占比高、驾驶新特性导致事故风险上升、维修费用贵、前端技术应用与后端保险产品设计尚未有效协同、数据应用受限等问题,均令风险管理难度倍增。

此背景下,保险机构纷纷加速布局保险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在“车电分离”、“人机共驾”等新模式下,不断拓宽车险产品创新和业务边界,推动车险产品在定价、理赔、风控方面的调整,以应对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全新需求。

车车科技正以AI技术驱动保险产业数智化为核心引擎,在行业率先构建覆盖投保、续保、理赔与定责的全流程智能化体系。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险业务保单量同比增长158.9%,保费收入同比攀升127.8%,均实现三位数爆发式增长,并在2024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本次专访中,车车科技CFO姬文婷将深入剖析:在行业增速放缓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如何通过精细化财务管控与费用预算实现稳健增长?面向未来三年,凭借何种中长期战略与技术路径,才能在新能源车险上持续增长并实现规模化盈利?

以下为访谈实录,经整理并有所删改:

问题一:简要概括公司2024年整体业绩表现,背后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姬文婷:2023年,车车科技实现33亿元净营业收入,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35亿元;保费规模从226亿元增长至243亿元。尽管营收增幅看似温和,但在行业增速放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环境中,公司依然实现了稳健增长。

在业务层面,车车科技已形成“新旧双核”并进的格局。一方面,传统燃油车险依靠成熟的产品线和稳定的渠道网络,继续贡献基础业务;新能源车险则保持高速增长,全年保单数量同比增长158.9%,达110万单,保费同比增长127.8%,达33亿元,为公司规模和收益率注入新活力。

在盈利能力上,车车科技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4年,公司在第三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随后第四季度又实现调整后经营利润扭亏为盈。

更为关键的是,车车科技不仅聚焦规模扩张,在投保、续保、理赔与定责等全流程中深度融入大数据与AI技术,全面升级业务环节。借助这一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新能源车险渗透率将迅速攀升,也为未来持续盈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问题二:哪些业务板块表现最为突出?是否有新的增长点?

姬文婷:在2024年整体业务中,新能源车险无疑是最耀眼的板块,全年的保单数量、保费收入均呈三位数增长。这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扩张,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3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40.9%,保有量突破3100万辆。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渗透率有望提升至70%,届时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险将逐渐回归到综合成本可控、实现承保盈利的轨道。过去,奔驰、奥迪等豪华车险市场也曾因高维修成本导致保险公司亏损。但随着社会化维修网络完善、技术成熟以及配件供应链的健全,赔付成本逐步下降,最终实现了盈利。新能源车险正处于类似的“初创期”阶段。

在新能源车高赔付率的背景下,理赔端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已结赔款约587亿元,同比增长63.47%。

车车科技早已布局此领域,计划将“事故责任鉴定”和“智能理赔”作为下一个发力点。当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车辆发生事故时,平台可通过采集车载行驶数据、路侧监控视频及智驾系统日志,并借助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不可篡改,自动完成时间轴比对与事故还原,生成权威事故鉴定报告。该报告经保险公司与车企联合审核后,即可进入快速理赔流程。

此外,车车科技正在将传统的“查、定、核、算、付”五步流程,全面整合为AI驱动的“一站式、一体化、一秒赔”模式,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事故理赔效率与服务体验。

问题三:未来三年,公司计划通过哪些举措维持当前增长势头?预计达到什么水平?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规模盈利?

姬文婷:面向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持续高增长,公司已制定清晰的中期发展策略,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双重突破。具体举措包括:

  1. 增强新能源保险板块盈利潜力。目前,该板块毛利水平是传统车险的四倍左右,且业务规模迅速扩张。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该板块将继续拉高整体毛利水平,推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

  2. 加快AI技术商业化落地。公司将自主研发的智能理赔、责任认定等AI产品以SaaS形式推向市场,并通过高毛利的SaaS收入加速实现规模化盈利。

  3. 提升运营效率。规模收益陆续释放,公司的运营费用将维持稳中有降的水平,随着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水平也随之提高。

问题四:除了现有业务版图,公司是否计划通过并购、科技子公司孵化等方式来扩展新的业务线?

姬文婷:一方面,车车科技将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能源车险全链条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包括事故定责、智能理赔、风险定价等,深耕新能源车险产业链。同时,科技子公司的孵化也将成为一种可能路径,帮助公司以更灵活、专业的形式加速产品创新与商业化落地。

另一方面,公司已启动全球化布局,未来将通过三大路径推动海外扩展:

  1. 技术与服务输出。将智能查勘、定损、理赔等AI新产品输出至海外市场,形成“技术+服务”的输出模式。

  2. 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定制化车险系统与智能理赔服务,帮助车企建立完善的本地售后保障体系。

  3. 通过并购或与海外本地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提升本地化运营与服务交付效率。

问题五:公司在AI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产品,能否举例说明AI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和行业效率?

姬文婷:在智能保险创新上,随着“人机共驾”、“智能驾驶”等新模式出现,传统车险产品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智能驾驶时代的新需求。车车科技已与保司、车企联合开发,计划为17家合作新能源车企提供智能驾驶保障。

在投保环节,公司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平台全面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从投保、续保到理赔的全流程服务智能化升级。

最具代表性产品是智能理赔平台,该平台构建了三级协同体系。在基础设施层采用了混合云部署与微服务架构,拥有亿级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层整合车企和保险公司等多元数据,构建出“AI理赔智能体”能够实现秒级定损决策:应用层贯通车主端、维修厂及保险公司,实现全链路自动化。

该平台能够实现事故现场数据固定与报告生成、查勘定损一体化、数据共享、开放式参数配置等功能,为保险双方、主机厂、维修厂提供一站式、一体化、一秒赔解决方案。

此外,车车科技还计划推出了多个面向行业的智能中台系统。如“天境天穹”智能风控系统和“天目镜鉴”反欺诈系统,帮助保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与欺诈识别能力,为行业带来更精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Tags:

相关文章

本站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