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网 > 保险理财 > 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2025年04月29日阅读数量59113

(原标题: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增长,大型数据中心对电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密集型应用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日益下降。从算力、边缘推理能力、成本综合考量来讲,边缘AI正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云端优势,边缘AI同时具备低成本、低时延、隐私保护等特性,为实现规模化扩展,越来越多的边缘AI产品将涌现出来。

近期,华盛昌(002980.SZ)与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I)联合发布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融入边缘AI计算概念,面向新一代更安全、更智能的新能源电站、储能系统等新能源直流检测应用场景所开发,为能源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标杆。

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大技术升级助力光伏检测进入新高度

华盛昌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光伏检测领域边缘AI产品的突破之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QY 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电弧故障检测器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电弧故障检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4.9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9.3%。

本次发布的AFD-80单通道拉弧故障检测器通过将AI模型部署在边缘端,彻底颠覆了传统仪器依赖人工调参,面对噪声和复杂场景时容易误判或失效等局限性,赋予其自主学习和实时决策能力,在光伏系统应用场景实现了三大技术升级,推动仪器仪表从“工具”到“智能体”的进化。

在智能噪声适应方面,AFD-80具有高维度非线性特性,从数据中精确解析出拉弧故障信号,噪声适应性强;智能场景适应方面,AFD-8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不断训练、迭代、学习新的特征信号,场景适应性强; 智能AI自进化方面,该产品内置4G模块将特征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在云端训练进化。

硬核性能指标实现产品高端突破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向华盛昌提问,公司和华为最近都发布了一款 AI 拉弧检测产品,技术上和华为比哪个更好。华盛昌回应表示,最新发布的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系面向新一代更安全、更智能的新能源电站、储能系统等新能源直流检测应用场景所开发,通过端侧芯片和边缘AI算法计算技术,对拉弧型号进行精确分析和快速检测,并在0.5秒内发出快速报警。具备自我训练、迭代和升级功能,不断提高检测精准,满足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据悉,华为作为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在 AI 拉弧检测技术方面也有布局。华为的同类产品采用 AI 拉弧检测技术(AFCI),主要用于解决传统逆变器无法应对的屋顶电站安全隐患,通过该技术将火灾风险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其技术原理与华盛昌同类产品基本一致,都是基于边缘 AI 技术,利用智能算法对拉弧信号进行分析检测。

然而,华盛昌的 AI 拉弧检测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具有独特的先进性。以 AFD - 80 单通道拉弧故障检测器为例,它利用专利拉弧检测模型和大数据,对拉弧信号进行精确分析,实时显示信号频谱,250kHZ采样率,实现毫秒级快速检测,0.5秒输出预警信息。该系列产品集成了边缘人工智能(AI)神经处理单元(NPU),提供最多24个高精度PWM通道以及39个ADC通道,帮助降低系统成本并缩小系统尺寸,实现更快、更智能、更安全的实时控制。

此外,该产品使用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运行神经网络(CNN)模型,能够减轻主CPU的负担,其延迟时间比软件实现低5到10倍,可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决策。同时可通过训练学习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帮助系统实现高于99%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在边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华盛昌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AI+战略,深化边缘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拓展市场空间,同时致力于为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与灵活发展提供更多创新方案。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Tags:

相关文章

本站推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