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5.5―5.11)
2025年05月11日阅读数量53948
(原标题:山东政商要情(5.5―5.1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中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 给工业大省注入“绿色动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8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大会举行。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出席;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等共同启动工程竣工投产装置。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中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起于甘肃庆阳陇东换流站,止于山东泰安东平换流站,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搭乘这条电力“高速公路”,只要0.003秒,甘肃发出的丰富电能就能传输到山东。项目投运后,甘肃的煤电、风电、光伏发电“打捆”送往山东,将满足山东约4%的年度用电需求。
周乃翔表示,这项工程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行动以及促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山东将配合做好工程运维防护等工作,积极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共同将工程打造成为省际合作、央地合作的示范样板。期待与甘肃、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深化交流合作,携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任振鹤表示,我们将以工程建成投运为新起点,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与山东、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携手合作,共同服务全国能源保供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提示:山东是工业大省,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稳定、绿色的电力支撑。陇东至山东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一条能源跨区域调配的“绿色动脉”,更将成为山东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山东出台23项新政 推进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
2025年5月7日15时,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了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扩能提质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5年后,山东再次加码上合示范区。根据《若干措施》,山东从推进综合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经贸产业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等4大方面提出了23项支持措施,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
一是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若干措施》聚焦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及“三区一高地”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加强综合改革谋划布局、强化改革自主性创新,全面提升综合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每年形成一批支持综合改革的创新事项清单。
二是支持上合示范区重大平台项目建设。《若干措施》支持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等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大活动;加快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支持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三是强化上合组织地方经贸产业合作。《若干措施》支持上合示范区聚焦上合组织国家产业优势,推动制造业聚焦发展;布局海外运营中心、边境合作园区,强化上合组织产业、农业园区联动创新,促进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等。四是优化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环境。《若干措施》提升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上合示范区跨境通信数据中心、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能级。
提示:与常规的功能区、开发区不同,上合示范区特别肩负打造面向国际开放场景的产业发展示范、样板。山东出台23项新政,有助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3. 山东出台20条措施推动乡村兴产业富农民
5月6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出台20项具体措施,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培育打造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整区域、整县制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
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质量效益。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多次增值。支持产粮大县、畜牧大县、渔业大县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建设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就业容量大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集聚区。
提示: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有基础、有条件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4.山东省启动“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
5月9日,2025年山东“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启动仪式暨京东工业数智供应链峰会举行。围绕19条标志性产业链,山东形成“总链长+链长+链主”的“链长制”机制升级版,全年将举办省级对接活动30场,带动各市举办各类活动600场左右,服务中小企业10万家以上,进一步激活链主企业融链固链积极性。
本轮“链长制”升级优化过程中,山东将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新增仪器仪表、激光装备、体育用品等重点产业链;抢抓新赛道新领域,将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链列入其中,进一步凸显产业链建设导向作用。
政策在链上集聚,瞄准需要政策助力的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山东逐链梳理形成5张固定清单和N张自选清单,构建从行业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到支持措施的政策体系,目前正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研究谋划相关支持政策;项目在链上推动,工业领域1156个“千项千亿”重大投资项目、1500个重点导向目录项目被逐一分解到产业链上,形成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清单,今年一季度1156个投资项目实际完成产值5198.8亿元,同比新增1333.4亿元。
提示:借助本次活动,山东将推动企业以投入、产出系统为主体的纵向供应链,链接京东工业数字采购一站式平台为代表的横向平台资源,进一步畅通供应链循环,提升产业链韧性。
5.山东出台26条措施为青年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2部门发布《关于改革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围绕健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空间、搭建青年就业创业载体平台等7个方面提出26项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和搭建载体平台方面,《通知》提出,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实名服务,根据青年服务对象画像,有针对性推出系列“就业创业服务包”,试行青年职业生涯全周期服务;支持建设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聚合各类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依托“青鸟计划”等项目,优选一批优质单位设立青年就业实践基地等。
如何更好拓展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空间?《通知》提出,实施重点产业青年就业专项行动和基层服务项目,推动青年扎根企业一线和城乡基层就业;建立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引导青年服务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就业;开展“寻找青年新职业”行动,积极挖掘适合青年人群就业的新职业岗位。此外,还对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保障青年公平就业权利、健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等提出要求,积极营造青年就业创业友好环境。
下一步,山东省将落实好《通知》各项举措,努力破解青年就业创业中的堵点、难点,拓宽就业与创业渠道,激发青年就业创业热情和信心。
文/种昂
Tags: